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大叶荆芥怎么吃?)

本文目录: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

 最佳答案:

      荆芥炭是荆芥的炮制加工品,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荆芥炭具有显著的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症状。

      解表散风

      荆芥炭保留了荆芥的解表散风特性,能够发散风寒,适用于感冒、头痛等外感症状。

      透疹

      荆芥炭有助于麻疹、风疹等透发不畅的症状,常与其他透疹药物配合使用。

      抗炎

      荆芥炭中的挥发油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用于缓解疮疡初起等炎症症状。

      其他作用

      荆芥炭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氧化等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使用荆芥炭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遵循医嘱,合理搭配其他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炭又名黑荆芥。是将荆芥切段后,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晾干入药者。主治: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大叶荆芥怎么吃?

      用适量的糖、盐、醋、味精、香油将择好洗净的荆芥一拌就好了。也可以掺点香菜、洋葱之类的。恩,好吃着呐。

      1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荆芥挥发油0.5ml/kg灌胃给药,对大鼠有降温作用;25、50mg/kg灌胃给药,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0.2、0.5ml/kg灌胃给药对大鼠角叉菜胶和蛋清所致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二甲苯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也均显示出良好的对抗作用;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也表现出抑制作用。煎剂4.4g/kg腹腔注射对伤寒副伤寒杆菌菌苗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剂引起的体温升高家兔有解热作用;14g/kg腹腔注射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痛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煎剂20g/kg腹腔注射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抑制作用;5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热板法有镇痛作用。荆芥镇痛的主要成分为d-薄荷酮,荆芥中分离出的挥发性成分3-甲基环己酮也有镇痛作用 〔3,4,16〕 。

      2 发汗作用

      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荆芥内脂类提取物2、4、8mg/kg体重给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可以明显提高汗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空泡发生率、数密度和面密度 〔19〕 。

      3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3.1 止血作用 丁安伟等比较了生品荆芥与荆芥炭(经文火炒成炭药)的止血作用。采用Akonob氏法和毛细血管法,家兔2g/kg、小鼠5g/kg剂量灌胃,测定其出血、凝血时间。结果表明,生品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但可使凝血时间缩短30%,而荆芥炭则使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分别缩短72.6%和77.7%。说明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荆芥炭的脂溶性提取物 StE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对荆芥及其提取物的止血作 用量效关系研究发现,一定剂量范围内,对数剂量与小鼠的凝血、出血时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 〔5,6〕 。

      研究报道,荆芥炭提取物(StE)体内用药对实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体外用药有较低浓度(<0.625mg/ml)时可强烈促进血小板聚集,而浓度高于5.0mg/ml时则呈抑抑作用,且随浓度升高,StE的抑制作用愈加强烈。实验性血栓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StE对血栓形成基本无影响,唯大剂量组(84mg/kg)似有抑制倾向。实验结果提示:荆芥炭提取物StE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即既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又在大剂量时表现出一定活血倾向。可能与StE可使实验动物血浆PGE含量水平明显升高等因素有关 〔7〕 。

      研究表明,荆芥炭提取物StE的止血作用是通过体内促凝血和抑制纤溶活性的双重途径来实现的。StE可显著缩短实验动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浆复钙时间(RT),并具有体内抗肝素作用。同时可以明显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并增强纤溶活性(FA)。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和乙醇胶试验(EGT)均为阴性,排除了大剂量使用StE时可以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可能性 〔5〕 。

      3.2 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StE乳剂(0.7%、1.4%)对大鼠PO给药连续5天,能明显增加大鼠的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和RBC压积,而血浆比粘度和RBC电泳时间无明显改变,StE组动物RBC数有上升趋势,但对血小板数影响不明显 〔11〕 。荆芥内脂类提取物2.0、4.0、8.0mg/kg体重腹腔注射能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大剂量组尚能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 〔19〕 。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徐立等研究发现,荆芥醇提物5.0mg/kg和10.0mg/kg剂量组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感染小鼠死亡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死亡抑制率达40%和50%,1.7mg/kg、5.0mg/kg、10.0mg/kg剂量组能明显降低H1N1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值,肺指数抑制率分别达26%、30%和31%,实验证实荆芥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H1N1病毒作用 等药用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