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中医怎么治疗抽搐症的
最佳答案:
中医治疗抽搐症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中药内治法、中医综合疗法等,具体如下:
中药内治法
- 辨证分型:根据患儿具体症状辨证施治,如肝风内动、脾虚痰聚、阴虚火旺、脾虚肝旺等证型。
- 经验方:如常克自创“静肝汤方”滋阴敛肝、行血熄风;韩新民自拟“熄风涤痰汤”祛风痰。
- 中成药制剂:如静安口服液、抽动宁颗粒等,可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症状。
中医综合疗法
- 针灸:针刺水沟、内关、合谷、太冲等穴位,醒脑开窍、息风止痉。
- 推拿:推揉脾土、捣小天心等手法,调节气血、舒缓肌肉紧张。
- 耳针:耳穴贴压或微电流刺激,调节脏腑功能。
- 心理行为疗法:进行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和转移,帮助患儿调整心态,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抽搐症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目的。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抽动症?
1、对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抽动,如病程比较短时,就可以用银翘散的加减来治疗。2、如果出现了肝风内动的情况,就可以用天麻钩藤饮来驱肝息风,以此治疗抽动症。3、黄连温胆汤可以治疗痰火内扰型的抽动症。4、针对于阴虚风动的抽动症,可以用大定风珠来治疗。5、可用缓肝理脾胃汤来治疗阴虚肝亢的抽动症。
如果抽搐按哪个穴位
抽搐可以按人中穴。
抽搐是不随意的肌肉强烈收缩运动,往往会导致身体某一部位或全身发生剧烈且非自主的肌肉颤动。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按压人中穴进行缓解。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中点,是中医急救穴位之一。具体的操作步骤:首先找准穴位,然后尝试用拇指或者食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应保持一定的力度和时间,直至抽搐症状有所缓解。
关于人中穴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解释:
1. 刺激作用:人中穴受到刺激后,可以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有助于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抽搐的症状。
2. 经络调节:从中医经络理论来看,刺激人中穴可以调和气血,疏解因抽搐导致的经络不畅。
3. 应急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如突然发生的抽搐事件中,按压人中穴是一种快速且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
但虽然按压人中穴有助于缓解抽搐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疗手段。如果抽搐情况持续或频繁发生,建议尽快就医,以获得更为专业和全面的治疗。
抽动症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抽动症有中药、针灸等方法。中药如羌活胜湿汤加减、羚角钩藤汤加减等,针灸选穴如四神聪穴、合谷穴等。
抽动症属于中医的痉症范畴,中医按照辨证论治。
1.中药治疗有:
(1)羌活胜湿汤加减,主治:邪壅经络证,症见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等;
(2)羚角钩藤汤加减,主治:肝经热盛证,症见高热头痛、手足躁动、甚至项背强急(后项脊背间肌肉筋脉牵强凝滞不舒)、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
(3)祛风导痰汤加减,主治:痰浊阻滞证,症见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胸腕满闷、呕吐痰涎等;
(4)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主治:阴血亏虚证,症见四肢麻木、抽搐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神疲气短、或低热等。
2.针灸治疗,针刺四神聪穴、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以及印堂穴、太阳穴等治疗抽动症。
建议患者平时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不可自行盲目治疗,以免产生不良影响。